迈向大海的跨越
迈向大海的跨越
洋山深水港和东海大桥好似巨人伸出的一条手臂,在向世界招手致意,并正在成为与世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纽带,为腾飞中的中国增添力量。伸出这条坚实臂膀的支点是正在崛起的上海市临港新城,而其最前端恰如其分地布局了上海海事大学新校园。
从浦江岸边到东海之滨,从繁华市区到上海之角,从浦东新区到临港新城,空间位置的跨越,尽显了上海的地理尺度。走过整整半个世纪的海大民生路校园,留下了几代海大人艰苦创业的奋斗足迹,正因为有了他(她)们对中国航海高等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了今日上海海事大学厚积薄发般的跨越。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融入世界发展的巨大变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蓝图,都为海大今日的跨越提供了舞台与机遇。这是发展的时代。
五年前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是2003年11月29日,学校教工摄影协会的老师们,带着对这片上海最年轻土地的猜想、带着对海大新校园的展望,也带着记录工具相机,驱车来到了南汇嘴滴水湖畔。站在高高的海堤上望去,圆圆的滴水湖已成型,正在注水成湖,巨龙般的东海大桥已显雄姿,正在不断地向大海深处挺进。湖与桥之间是一大片滩涂湿地,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秋风吹来呈波浪式摇曳,甚为壮观,不时有白鹭等野生鸟群飞翔其间,看着这一幅原生态的美景,会产生在海边秋游般的快感,对美的追求促使大家不约而同地按下了快门。一阵忙活后,大家想起了我们是来寻梦的,是来寻找海大未来身影的,匆忙走下海堤,穿行在芦苇丛中的一条土路上,依据所听到的片言只语描述,以滴水湖和东海大桥为参照物,估测了方位后,从车头 取下白底红字的校名牌,一人举着,大家抢拍下了值得纪念的历史一瞬……
转眼五年过去了,在这片荒滩上演绎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一座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已展现在世人面前,梦想已经实现,当初寻梦留影之处就在校园东南部的海洋环境学院附近。今日跨进硕大的新校园,每一位海大人都会感慨万千:崭新校园的创建,追寻梦想的路程仿佛被“压缩”了,但速度之快,仍令人叹为观止;新老校园的对比,实现梦想的环境仿佛被“刷新”了,但积淀之深,仍让人抚今追昔。今日跨进硕大的新校园,每一位海大人都会倍加珍惜: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吸引各方人才,汇聚在这片热土上,为建设世界高水平的海事大学而奉献聪明才智;用学海泛舟的激情,引领莘莘学子,耕耘在这块沃土上,为培育世界一流的航运人才而贡献毕生精力。
(夏善黎撰文 2008年10月18日《上海海事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