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余晖暖校园
——记上海海事大学关工委副主任谢莉莉老师
在上海临港新城海事大学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位和蔼可亲、银发飘飘的老教师,正在与年轻的学子愉快地交谈,她就是校关工委讲师团的谢莉莉老师,这是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位躬耕教坛几十年的高校退休老教师,更是一位心系下一代、无私奉献的“五老”志愿者。
一、坚守初心 退而不休献余热
2012年,一场大病几乎使刚退休不久的谢莉莉老师崩溃,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后,她外出行走都有困难。但她还牵挂着学校的学生和她热爱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家休养期间,她坚持帮助学校关工委撰写有关文章和做些文字工作。经过几年顽强的锻炼,2015年她终于克服病魔重返校园,担任校关工委副主任和讲师团成员,参与学校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在工作期间坚持她认真学习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上级关工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与学校关工委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落实,参与学校关工委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每学期为学校关工委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并承担了大量的上报材料、计划总结等文字工作。作为校讲师团的成员,她先后为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教工、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开设各类讲座、座谈几十次。为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发言,她经常找寻大量资料,甚至挑灯夜战,不惧酷暑严寒,了解国内国际的最新动态和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尤其是注重用身边的生动事迹教育青年,贴近青年的思想实际。如疫情期间,她就用自己家里孩子是医务工作者的亲身经历,展示许多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挽救病人的先进事迹,彰显许多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受到生动教育。她也把我校离休干部徐明全等老教师的感人事迹告诉学生,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鼓励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她每年给新进教师讲师德师风建设,都要以自己成长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们要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和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不负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和重任。她还通过讲历史、讲党史、讲校史的活动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一起参观上海博物馆,参观校史馆,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受到学生的欢迎。她为“读懂中国”活动的学生指导征文,担任评委,并亲自帮助修改文章,在她的帮助下,物流工程学院的学生林欣如在教育部关工委开展的《我心中的感动》征文《身残志坚,爱心育人----吴旭光老师的事迹有感》获得了一等奖,对老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鼓舞。
为了上好党课和参加学生的座谈活动,谢莉莉老师也克服了很多困难。由于学校在远郊,路途较远,一般去一次都要花一天时间。有一次,正碰上他爱人住院做心脏支架手术,连续几天在医院。但为了不影响学院已安排好的党课任务,谢莉莉老师只好请家人帮忙,下午上完课再直奔医院陪护病人。而她自己几次开刀都是未休息多久就又投入了工作。
二、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育新人
谢莉莉老师始终把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作为己任。她每学期都参与学校物流工程学院的“阳光德馨听心室”谈心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为学生解疑释惑。有一位女同学喜欢外语,但高考未如愿,进了工科,就不想认真读了。谢莉莉老师一方面帮她分析利弊,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一方面鼓励她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英语,争取考研时多一种选择,并帮她联系了一位校外资深的指导老师,后来她如愿考上了研究生。一位有个性的男同学,因为喜欢健美操和健身,得不到同学的认可,就拒绝参加一切班级活动,本人也因此很苦闷。后来通过谈心,解开了心结,他参加的健美操队获得了市教育系统的一等奖,性格也变开朗了。谢莉莉老师至今已先后与7位同学进行了交流谈心,有的学生毕业了还和老师有微信联系,遇到困惑还会请教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形成了和谐互动,老教师用自己的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了一把关爱的伞。
三、老骥伏枥 潜心钻研结硕果
谢莉莉同志不仅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也积极参与关工委的理论研究工作,并指导基层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理论专业优势,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她参与和执笔的多篇课题均获得了教育部关工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课题一等奖、二、三等奖等。她还指导基层的关工委开展课题研究,为他们选题的角度、研究的方法提意见建议,也获得了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多个课题奖。70多岁的谢莉莉老师,在工作中仍是一丝不苟。近年来,她不顾身体多病,参加了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理论研究基地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发挥了骨干作用。从课题申报、问卷设计、调查研究、内容撰写、统稿修改等,花费了大量精力,每次为最后的修改统稿,都是从早忙到晚上,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只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虽然她退休了,但她仍然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发着光和热。虽然她白发苍苍,但是一本本大红的奖状,映衬的是老同志的品格和素养,一个个课题的成果,是老同志的经验总结和为后人点亮的心灯。正是这些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用满腔热情谱写了一曲充满爱心的“夕阳红”。